5播体育网:当提到勒布朗-詹姆斯的一生之敌你会想起谁?是23VS24的科比-布莱恩特?还是勇骑争霸的金州五小?虽然以上都是詹姆斯职业生涯遇到的劲敌,但更符合詹姆斯宿敌概念的人还是和他年龄相仿的卡梅隆-安东尼。
早在03黄金一代进入联盟之前,詹姆斯和安东尼之间的较量就开始了,橡树山的安东尼和圣文森特玛丽的詹姆斯就像高中版本的魔术师和大鸟一样。
勒布朗-詹姆斯整个职业生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挑战,有07年的GDP马刺,有09年还是第一中锋的霍华德,还有10年的绿凯三巨头……但把时针拨回到16年前,安东尼才是第一个给詹姆斯制造麻烦的人。
2003年,带领雪城大学拿下NCAA冠军的安东尼成为黄金一代的探花。在那个百花齐放的赛季,球迷不仅惊叹詹姆斯的成熟,也对安东尼的锋利惊叹不已。03-04赛季,安东尼拿下了整个赛季的西部月最佳新秀,但这也让他成为历史上唯一拿下所有月最佳新秀奖项却错失年度最佳新秀的球员。
尽管从今天回头看,詹姆斯拥有一个比安东尼更辉煌的职业生涯,但无可否认03-04赛季的安东尼值得一个最佳新秀奖项。
而且支持安东尼的观点在时隔多年以后也没有消失——两年前在REDDIT上仍然有网友发帖认为03-04的最佳新秀应该颁给安东尼而不是詹姆斯,而帖子底下也同样有类似的观点,认为当时安东尼和詹姆斯更好的球迷不在少数。
《纽约邮报》的评论员麦克-瓦卡洛说,“如果你选择安东尼,那么在未来15年里你能获得更多收益”。
03-04赛季,安东尼场均21分6.1篮板2.8助攻,数据上和场均20.9分5.5篮板5.9助攻的詹姆斯不相上下,此外安东尼还有更好的投篮命中率。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安东尼将02-03赛季只有17胜的掘金带到了季后赛,而詹姆斯没有做到。
在最佳新秀的讨论中,战绩通常也是应该加入考量的重要因素,这也是为何担任热火首发控卫的肯德里克-纳恩今年备受追捧的原因。而03-04赛季的安东尼在所谓的战绩对比上显然比詹姆斯略胜一筹——带队乐透的詹姆斯拿下大奖,而带队季后赛的安东尼却与年度最佳擦身而过,这正是当年最大的争议点。
安东尼显然也对自己落选不太满意,他说”人们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如果这样我还落选,那么我真的不知道我应该做些什么”。
既然数据不相上下,战绩又是安东尼更胜一筹,那为什么詹姆斯为成为最后的赢家吗?难道业内的所有专家都不如球迷看得清楚吗?而且,詹姆斯并不是以微弱的领先优势胜过安东尼,根据ESPN的报道,在03-04赛季年度最佳新秀票选中,安东尼拿到了430分,而詹姆斯拿到了508分,其中118张分值最大的选票,詹姆斯拿到了78张。
很显然,这些专家们大多都达成了共识:詹姆斯有一些比安东尼更好的特质。
著名记者马克-斯坦恩说:“甜瓜有一个出色的新秀赛季,但他不够全能,如果他在克利夫兰打球,那么他无法像詹姆斯那样克服恶劣的环境”。
03-04赛季,安东尼身边有安德烈-米勒、马库斯-坎比、博伊金斯、内内、沃森-莱昂纳德等等懂得如何赢球的成熟球员,而詹姆斯身边的帮手要比安东尼要逊色不少,同时更重要的一点——骑士的更衣室环境对詹姆斯并不友好,甚至有排斥顶着天之骄子光环的詹姆斯。连和詹姆斯关系良好、给予詹姆斯不少帮助的里奇-戴维斯都因为一句话被网传成是个拎不清状况的自大狂。
而詹姆斯却在这种情况下打出历史级表现,自然也就征服了业内专家们。
听听J博士对詹姆斯新秀赛季的评价,或许你也能理解为什么专家们都把票投给了詹姆斯而不是安东尼,“对于这个非凡的年轻人我只有赞赏,他早早就用表现回击了那些批评者的言论,而且频频打脸,年度最佳新秀只是他踏入名人堂的第一步”。
很显然,现在我们都知道J博士的看法没有错。
虽然安东尼和詹姆斯谁应该拿下当年最佳新秀的话题为球迷津津乐道,但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会认为詹姆斯成为年度最佳新秀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对于此事争论的关键在于——詹姆斯拿奖没问题,但是安东尼不应该空手而归。
在詹姆斯和安东尼之前,并不是没有两位同样出色的新秀共享奖项的先河:1995年,杰森-基德和格兰特-希尔同时当选年度最佳新秀;2000年,埃尔顿-布兰德和史蒂芬-弗朗西斯也一起捧起了奖杯。
那为什么更为出色的詹姆斯和安东尼不能效仿呢?
《篮球网络》的作者史蒂芬-B认为,安东尼的最佳新秀其实是被联盟“打劫”了。因为在他背后没有詹姆斯那样的宣传团队。
回望03-04赛季,这实在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因为这是迈克尔-乔丹正式退役的第一个赛季,联盟非常需要一个乔丹式的新全民偶像,而顶着无数光环的不世出天才高中生詹姆斯就在此时出现,那么联盟有什么理由不把握好这次造星机会呢?
当然,这只是一种无伤大雅的“阴谋论”。虽然詹姆斯最终赢得了年度新秀,但我们都知道他和安东尼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此破裂,当时获奖的詹姆斯也说,“不论谁拿都都有说服力,选谁都是个不容易的决定”。
时至今日,安东尼和詹姆斯仍然是关系紧密的“香蕉船兄弟”,这样互相竞争互相扶持的关系,或许才是最理想的“一生之敌”。